吴东航:向日本建筑抗震学些什么?

2013-04-28 14:31:50 root 127
提要:截至本报付印前,最新数据显示,四川(楼盘)雅安芦山7.0级地震共记录到余震2283次,目前最大余震为5.4级。吴东航:提起日本建筑,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其抗震建筑方法,即让地震产生的力不直接作用于建筑,从而避免建筑受损的方法。
最新数据显示,四川(楼盘)雅安芦山7.0级地震共记录到余震2283次,目前最大余震为5.4级。而继4月20日芦山地震后,4月21日黄海海域发生5.0级地震,4月22日内蒙古通辽再次发生5.3级地震。
“建筑,不但要有普通的抗震结构,还应该有更高的目标,追求免震和制震。建筑结构只有巧妙地顺应自然、适应自然,才可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巨大损失。”4月22日,日本株式会社吴建筑事务所代表、清华大学访问学者吴东航博士在接受《中国建设报•中国住房》记者专访时,介绍了日本建筑抗震减灾的可借鉴经验。
中国住房:从海岸线上的防洪堤到摇摆着抵抗地震的摩天大楼,再到堪称世界上最严格的建筑规范,日本在抗震建筑研发方面已领先于其他国家。那么,日本建筑是如何在法律制度上规范抗震减灾的?
吴东航:早在1923年关东大地震之后,日本就制定法律,要求建造房屋时必须计算防震程度。1950年制定《建筑基准法》后,每发生一次大地震,日本国土交通省都会组织力量进行建筑抗震调查,根据调查结果对《建筑基准法》提出修改意见。1995年阪神地震发生后,经过修订的《建筑基准法》规定,高层建筑必须能够抵御里氏7级以上的强烈地震,且具有100年以上的建筑寿命。除了设计、施工图纸等文件外,还必须提交建筑抗震报告书。
所以,要增强建筑抗震性仅号召企业单方面提高建筑质量远远不够,还需要具体细化的制度与机制紧紧跟进。对中国来讲,应严格依照《防震减灾法》监管建筑、房地产开发企业,应依法强化建筑质量,以零容忍的态势问责违规者。
中国住房:日本政府除了在法律法规上严格规定建筑的抗震性能外,在具体操作环节上较其他国家还有何特点?
吴东航:提起日本建筑,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其抗震建筑方法,即让地震产生的力不直接作用于建筑,从而避免建筑受损的方法。具体来说,就是把夹杂多层铁板的积层橡胶和减振器组合成抗震层,然后把房屋建在抗震层上,从而提高其抗震性能。日本第一栋采用这种方法建造的建筑于1983年问世,历史并不长,但因抗震性能卓越,在日本已经迅速普及。
要保证建筑切实发挥其抗震性能,还要注意维护管理。日本抗震构造协会以《建筑基准法》有关条款为基础,制定了《抗震建筑的维护管理基准》,要求由在该协会注册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抗震建筑进行“体检”。
“体检”大致分为4类,即竣工时检查、定期检查、应急检查和详细检查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定期检查:技术人员除每年检查抗震层外,在建筑竣工后第5年、第10年及之后的每10年,均对建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。检查内容包括抗震材料的性能、抗震层外围有无阻碍建筑水平移动的物体、设备管线有无损伤等。
让建筑保持其抗震性能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,有关方面需要长期坚持“定期体检”,注意维护管理,发现问题后及时采取措施。只有这样,才能指望抗震建筑经受住重大地震的“实战”考验。
中国住房:中国建筑界自古以来就有“土木之工,不可擅动”的规矩,但当下的许多建筑却逃不过“短命”的厄运。日本在建立建筑寿命长效机制上有何可取之处?
吴东航:日本建筑以前的寿命也很短,但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“百年住宅”的建设构想,建设房屋时使用的都是标号40以上的混凝土,而中国大部分短命建筑使用的都是标号20的混凝土,仅此一项差距就使房屋至少短寿十几年。
为做到高品质、高寿命,日本政府对此有严格的制度要求,建筑师必须在此前提下做设计。如今,设计、建造高品质、人性化的建筑理念在日本已经深入人心,建筑师对此都有强烈的责任感。
日本住宅的长寿化也面临着很多问题,如从资产价值的争论中摆脱出来、健全适用长寿化的法律机制、住宅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等等。(信息来源:裕冠地产 邹梅芳,4月27日)


电话咨询
邮件咨询
在线地图
QQ客服